当前位置:

首页>污染防治>环境宣教

“佛系”环保人,情绪由采样条件来决定——陆惠欢:我就是一颗螺丝钉,哪里需要就去哪里

发布日期:2019-11-18访问次数:


N晚报记者 孔嘉敏 图片由嘉兴市秀洲区环境保护监测站提供    

今年是陆惠欢进入环保系统的第9个年头,从前,陆惠欢都是穿着白大褂在实验室分析数据;现在,调至外业室工作的他,对样品进行采样和现场监测。

采气、采水、测噪音,爬烟囱、划小船、寻找噪音分布点……外业室的工作和实验室的工作差距甚大,一个是“动”一个是“静”,陆惠欢却说调整得好。

“作为一名环保人,我就是一颗螺丝钉,哪里需要就去哪里。”陆惠欢笑着说。    

轻微恐高,仍勇敢爬上50米高烟囱

采气、采水、测噪音是陆惠欢的日常工作,他几乎都能自信应对。哪一个最辛苦呢?陆惠欢表示:“可能还是采气吧。”

虽然采水需要坐船到处采,测噪音需要深夜外出,但是采气需要爬烟囱,这对于一个有轻微恐高的人来说,着实不容易。

有一次,陆惠欢要爬到烟囱50米高处采气,他和同事拎着5个箱子、5个气瓶、3把采样枪、1个线圈上去。“这只是测颗粒物、氮氧化物、二氧化硫3个常规数据的设备,如果测的数据多,需要带的设备就更多。”

爬的时候,同事们都没有看出陆惠欢的异常,只见他大步地往上爬,丝毫不停步,直到结束采样后,脚踩着大地,陆惠欢才和大家老实交代他的害怕——“我有轻微恐高,爬的时候腿软、心里发怵,压根不敢停留。”

采气并不是只要爬上烟囱就能顺利采到,好不容易爬到顶,不具备采样条件的情况陆惠欢也碰到过。

“那是一个20米高的烟囱,不算太高。”通过一次次的锻炼,陆惠欢说起20米的高度,语气轻松。但是那一次的采样,陆惠欢记忆深刻。“那是一家热电厂,其中有一个烟囱是改造的,原先是一个大烟囱,后来又在里面做了一个小烟囱。外面大的不用了,但是也没有拆掉。”

采样口在里面的小烟囱上,陆惠欢和同事需要从两个烟囱中间的扶梯爬上去,而梯子只有60厘米宽,拿着设备的陆惠欢爬行艰难。“越往上爬越窄,最高的地方只有40厘米宽。”

好不容易爬上去准备采气,陆惠欢却发现了新问题,“两个烟囱之间的距离大概只有1米,而采样枪的长度接近2米,所以我只能无功而返。”

无奈之下,陆惠欢拎着设备再艰难地爬下来,和企业负责人沟通,“这个烟囱肯定要整改,否则不具备采样条件。”

“采气,是一个持久战,采一个数据就需要举着采样枪一小时。”有时候,顶着大太阳,陆惠欢一站就是三四个小时,这些,他早已习惯。    

采样结束下暴雨,被淋湿了还感到庆幸

除了日常采样工作,陆惠欢还需要配合执法大队外出进行采样并检测,而这项工作,通常都是临时性的。

有一天晚上9点半,正在家休息的陆惠欢突然接到了电话,“王店一个村子的农田和周边水域都被染成了红色……”挂掉电话,陆惠欢立即联系了另一名同事,并赶到单位带上采样设备。

来到现场后,陆惠欢立即查看应急处置情况和周围环境,选择合理的位置布点。“在哪布点、布几个点都有讲究,首先要分析在哪几个位置采集样品,我们当时布了5个点,花了一个多小时。”陆惠欢说。

在布点的过程中,陆惠欢常常遇到需要攻克的难点,最常见的问题就是有些地方不具备布点条件。那次,陆惠欢为了寻找一个好的布点位置,举着手电走了很远的路。“往下游走了200米,穿过一个隐蔽的小弄堂,我终于在一座小桥上选好了最后一个布点位置。”

带着采样设备,从第一个布点位置走到最后一个布点位置,陆惠欢花了1个多小时。用什么瓶子进行采样,加什么固定剂,也需要花时间判断。在采样的过程中,时间总是流逝得特别快。

直到第二天凌晨3点,陆惠欢才完成了采样工作,这时,突然下起了大暴雨,陆惠欢从头到脚被淋成了落汤鸡,可是他没有丝毫抱怨,反而庆幸地说:“还好还好,采样完了才下雨,否则麻烦可就大了。”

作为一名环保人,陆惠欢变得越发“佛系”:20米的烟囱不算高,被大雨淋湿也没有关系……只要能顺利采样,一切都是值得的。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网站地图|关于我们|隐私说明

嘉兴市生态环境局主办 电话:0573-82532725传真:0573-82159871

地址:嘉兴市祥和路516号 嘉兴市环境监测监控中心 建议IE7.0以上,1024×768浏览效果最佳 浙ICP备2022025713号 网站标识码:3304000014

浙公网安备 330402020009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