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宁市实战化运转 提升人民群众的满意度与获得感 |
|||
|
|||
海宁市以实战化作风,主动出击、聚焦聚力,着力解决民生关注的生态环境问题、重点工程建设、“低散乱”整治,以实实在在的整治成效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推动生态环保工作再强化。 一是真抓实干解决民生诉求。工人路卡森广场地处中心闹市区,有32家夜宵摊,油烟和噪声扰民是一直以来的老大难问题。硖石街道责令经营管理方给7个配备油烟净化设施的移动式烧烤炉两侧安装挡板,提升有外界影响下的油烟收集效率。同时提高油烟净化设施清洗频率,最大化发挥油烟净化设施净化能力。优化现有摊位布局,把排烟量大的烧烤摊位集中调整到离商住楼相对较远的位置,9月10日摊位布局已完成调整。合理控制经营时间,将原来经营结束时间从凌晨4:30提前至2:00。同时采用轮休形式适当减少经营摊位数量,日均控制在27个摊位以内。下一步拟将工人路夜宵摊调整至纯商业区块的卡森国际广场内。初步计划待卡森国际广场中心广场下方污水管网及隔油设施进行改造配备到位后,于今年年底前完成搬迁。 二是全力以赴加速重点工程建设。积极推进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市域内三座城镇污水处理厂于2018年已全部实现一级A排放标准,目前正在加快推进污水处理厂清洁排放改造。以循环经济理念,打造建设省级静脉产业示范市,统筹谋划生活垃圾、污泥、工业边角料、医疗废物项目规划。“超常规”完成“五废共治”重点项目建设,2017、2018年率先在嘉兴市建成餐厨垃圾、建筑垃圾资源化综合利用项目,2019年完成医疗废物处置项目、废包装物综合利用项目建设,新建生活垃圾焚烧项目于2020年4月点火试运行,污泥处理项目于2020年8月初投入试运行。同时,为彻底解决小类危险废物处置难题,已落实5亩地用于建设小类危险废物收集项目,计划2020年底投运。 三是聚焦聚力按下“低散乱”整治快进键。全市多部门形成工作合力开展执法检查,对未完成整治的低效企业,提高检查频次,加大执法力度,倒逼企业整治提升。今年以来,全市共出动执法人员万余人次,查处无证无照经营户135家,作出行政处罚268件,拟处罚款967.72万元。同时,打造品质小微园,探索旧厂房“连片改造”新模式,向空间要要素,向改造要规范,打造规模化、规范化、集约化的小微企业园。截至8月底,全市共整治“低散乱”企业679家,腾退低效土地2343亩;小微园(两创中心)项目开工4个,共33.42万方,完工项目6个,共47.42万方,共有205家园区外的企业进入小微园(两创中心)内规范提升发展。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