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湖市打出治水实拳促使一月交接断面水质考核获嘉兴唯一优秀 |
|||
|
|||
平湖市以改善水环境质量为核心,坚持水岸齐抓、标本兼治、治管并举,不断夯实截污纳管等基础性工作,水环境治理再上新台阶。今年1月,平湖市水环境质量迎来“开门红”,交接断面考核结果为优秀,成为嘉兴各县市区唯一一个获得考核优秀的县市,7个嘉兴市控以上地表水监测断面水质6个Ⅲ类,1个Ⅳ类,饮用水水源地平均水质Ⅲ类,达标率100%。 一、源头治水,坚持排污管理全程化。一是抓截污纳管。实施城乡污水治理三年行动,开展污水管网“回头看”,完成城区阳台污废水收集治理工程三年行动计划,开展小餐饮综合治理和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三年行动,实现城乡污水全入网、阳台污水全收集、餐饮行业全整治、农村生活污水全治理。二是抓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建立健全以“农牧渔全产业、防控治全流程、市镇村全覆盖”为核心的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控治理平湖模式。散养生猪全部清零,三年减量80万头。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开展养殖尾水全域治理 ,建成生态拦截沟渠18条。三是抓污水基础设施建设。完成东片污水处理厂2.5万吨一级A提标改造及二期扩建工程。建成东西片污水系统连接线,全面打通东西片污水处理输送系统,从根本上解决平湖市东西片污水处理能力不均衡的矛盾。加强排水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成排水基础设施对各镇街道居民集聚区、工业区的覆盖。 二、系统治水,推动水质提升成效化。一是深化零直排建设。以建成“污水零直排区”为目标,以“设施建设、行业整治、长效管理”为切入点,加大投入、多管齐下,累计完成投资2.08亿,完成钟埭街道,独山港镇、新仓镇、广陈镇、林埭镇五个镇街道“污水零直排区”建设任务。二是强化出境断面整治。重点推进交接断面周边水环境综合整治,落实2个国控断面和2个长江经济带断面周边水环境项目化治理,采取针对性举措,组织专题巡河,召开专项协调会,下发巡河专报,落实项目化治理措施,定期通报进展情况。开展出境断面水质分析,完成整治项目66个,强化上海塘、广陈塘全线水质提升。三是坚持水生态修复。以“水清、岸绿、景美”为目标,持续加大生态河湖建设力度,开展河湖自然修复,加强生态建设,成功创建美丽河湖29条,其中省级美丽河湖2条,嘉兴市级美丽河湖19条。 三、智慧治水,巩固治水机制常态化。一是加大水质监测频率。定期对三级河道进行监测和通报,高标准提升整体水质。同时做好疫情期间水质监测,开展水环境质量监测、重点污染源监督性监测、镇级河道常规监测、市级河道体检式监测等,今年以来已开展各类环境监测200余次。二是强化水质预警机制。充分利用现有地表水环境质量自动监测网络及广陈饮用水源地水质自动监站,全天候密切关注平湖市地表水变化情况,对各类环境质量数据进行分析,做好数据审核,并编制前一天环境质量监测日报,对异常及超标数据进行备注说明及预警。同时,加强饮用水水源地水质预警监测,重点抓好饮用水水源地数据监测,在其原有61个分析项目的基础上,新增余氯、生物毒性2个疫情防控特征指标监测,进一步加强饮用水水源保护,确保居民用水安全。三是完善河长信息化建设。落实河长巡河电子化考核,市、镇、村三级河长累计巡河约13.6万次,巡河率98.8%,同比上升4%。连通人大监督河长制信息化平台,开展“金平嘉”区域协同治水,河长联合巡河等活动,营造治水护水的良好氛围。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