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清新了 环境变美了 市民收获满满蓝天幸福感——我市开展超常规生态治理成效显著,平湖和海盐成为省“清新空气示范区” | |||
| |||
N晚报记者 唐潇伦 通讯员 蔡华晨 “蓝天更多了,生态更好了,环境更美了。”这是近年来市民对嘉兴市良好生态环境最直观的感受。 记者从市生态环境局了解到,省美丽浙江建设领导小组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办公室近日通报了2019年“清新空气示范区”评价结果,我市有两个县(市、区)榜上有名,平湖市和海盐县成为全省第二批、全市首批“清新空气示范区”。 “清新空气示范区”分为市、县两级,每年评选一次,评价指标包括环境空气质量、打赢蓝天保卫战年度工作任务、大气污染防治体制机制建设、重大大气事件次数、清新空气等级、涉气环境问题被媒体曝光六个方面,大气污染防治体制机制健全,打赢蓝天保卫战各项任务完成且成效显著,环境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人民群众蓝天幸福感明显增强才能获得此称号。 打了一场生态环境治理翻身仗 此次评选,缘何平湖和海盐能从众多的县(市、区)中脱颖而出,获得省级肯定? 记者了解到,2019年,平湖市和海盐县以改善环境空气质量、提高清新空气比例为目标,以全面推进工业园区和工业企业废气治理、加强建设施工扬尘管控和餐饮油烟废水污染治理等方面为抓手,大力推进“五气共治”,取得了显著成效。 去年全年,平湖市PM2.5年平均浓度26微克/立方米,同比改善18.75%;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89%,同比提升4.3个百分点;环境空气质量创历年最佳。海盐县空气质量综合指数3.3,空气优良率93.7%,优良天数342天,PM2.5年平均浓度28微克/立方米,空气环境质量连续两年达到国家二级标准。 平湖和海盐只是嘉兴市生态环境治理的重要缩影。近年来,全市上下一心、全力以赴,不断深化重点区域臭气废气整治、重点领域废气治理,强化重点行业大气污染防治。 在重点区域方面,嘉兴启动了新一轮重点区域臭气废气整治,九大区域60个市级重点项目全部完成,嘉兴港区“无异味企业”“无异味园区”创建形成品牌,在全省推广。 在重点领域方面,嘉兴开展餐饮油烟、秸秆焚烧、车船尾气等专项治理,制定出台秸秆露天焚烧和综合利用地方性法规,完成重点行业VOCs治理项目105个,遥感监测柴油车近15万辆,淘汰黄标车3.4万辆。 在重点行业方面,嘉兴深化石化、化工、涂装等12个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治理,完成59家万吨耗煤企业燃煤锅炉整治,淘汰小锅炉666台。 “PM2.5浓度从2013年的68微克/立方米下降到2019年的35微克/立方米,空气质量优良率从58.9%提高到2019年的80%……我们开展超常规生态治理,打了一场生态环境治理翻身仗。”嘉兴市生态环境局局长曹建强表示。 以群众满意为标尺 蓝天、白云、绿水、青山……迎着春日的好时光,最近,不少市民走出家门,一张张美图轮番刷屏微信朋友圈。 昨天,记者在海盐县的“网红”美丽乡村——丰义村看到,已有三五游客在踏春赏景。“这几年空气质量明显改善,蓝天白云、风和日丽的美景日常可见。这天气好了,人的心情也好。”游客的话道出了所有嘉兴市民的蓝天幸福感。 据统计,2013年以来,嘉兴市生态环境质量公众满意度逐年提升,2019年首次进入“8时代”,达到83.09%,生态环境公众满意度近6年提高了48%。 看着蓝天一年比一年多,空气一年比一年好,家住南湖区的市民刘先生感到非常欣慰:“以前因为冬天空气不好,出门都要戴口罩,现在完全不用为此担心了。” 同样感触颇深的还有来自安徽的新居民胡月。“记得5年前刚来嘉兴的时候,我住的地方周边有很多工厂,污染比较严重,白天在家都不敢开窗户。后来嘉兴开展了重点区域重点企业臭气废气整治和深度治理,空气质量得到了改善,周边也多了很多绿化,现在可以放心开窗了。” “空气质量好不好,老百姓是最有发言权的。”曹建强说,接下来,嘉兴将以老百姓的鼻子为标准,继续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运输结构,大力实施“PM2.5、臭氧”双控双减,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让群众望得见蓝天白云、闻不到臭味异味。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