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善县念好“防”“提”“抓”三字诀 为生态绿色发展保驾护航 | |||
| |||
今年以来,嘉善县围绕蓝天、碧水、净土、清废目标任务,以打好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为主线,念好“防”“提”“抓”三字诀,排查环境风险,提升环境意识,重拳打击生态环境违法犯罪行为,为全县生态绿色发展保驾护航。1-9月,全县累计出动环境执法人员11860次,开展污染源现场检查3567厂次,立案查处环境违法案件310起,累计下达处罚决定书278起、罚款2190.98万元,累计移送法院申请强制执行36件;查封扣押案件64件;限产停产0件;移送公安行政拘留案件1件;移送公安涉嫌严重污染环境刑事犯罪案件5件;行政复议案件1件。
二、以“提”为本,有效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一是依托平台,提升环保意识。依托“绿色讲堂”等平台,加强对镇(街道)生态分管领导、生态办负责人、法制办负责人和基层生态环境所负责人的执法培训,开展环境执法优秀案卷评选,实施生态环境执法大练兵,提升办案质量,实现“铁军办铁案”。开展生态环保公益巡演,邀请浙江传化艺术团到各镇(街道)巡回演出。成立宣传小分队,开展入企入户宣传,进一步提升企业和群众生态环境意识。 二是增设机构,提升环保力量。增设罗星、陶庄、干窑和大云4个生态环境所,实现派驻镇(街道)基层生态环境所全覆盖,嘉善生态环境分局在原“四个平台”基础上今年再下沉9名在岗在编人员充实“一线”(累计基层在编在岗人员23人、合同制人员17人,约占全局总人数的40%。),构建“局所协同、属地联动、服务高效、执法严明”的环保体系。 三是广泛宣传,提升社会参与。拍摄全县生态环境问题专题片,在全县“找短板、防风险”问题交办会上集中观看专并一一交办。依托环保联合会组织开展“黑名单”企业“摘帽”检查等环保志愿活动。组织开展“环保公众开放日”活动,今年两次邀请市民代表分别参观污水处理厂、垃圾焚烧厂等,实地参与和体验生态环境建设。 三、以“抓”为要,助推绿色发展全面加快 一是加大联合执法,抓环境执法“大震慑”。探索建立“昼间常规检查+夜间突击执法”、“集中统一行动+各基层所个性化执法”、“水气固等专项检查+全领域全网格执法”、县级环境执法案审会制度等,进一步加大与公检法司等部门对疑难案件的联合侦办力度,对环境违法行为严打击、零容忍,形成“震慑一片”效果。6月11日至7月10日,集中统一开展全县“千人大检查、一月大执法”专项行动,对71家重点排污单位、水泥(建材)等8大重点行业、环保基础设施领域开展为期一个月的执法攻坚行动,共计立案28起、查封12家。 二是集中执法力量,抓“散乱污”“大整治”。组建专项工作组,集中执法力量,有效推进全县废钢铁、植绒、纽扣等行业“散乱污”企业腾退整治,对造成严重环境危害后果的,依法实施查封生产设备强制措施,倒逼企业关停并转。通过对7家废钢重点企业、8家纽扣重点企业开展执法,以执法倒逼助推行业整治,目前天凝镇累计腾退废钢铁企业124家、陶庄镇累计腾退废钢铁企业148家、西塘镇41家纽扣等“散乱污”企业启动腾退工作。 三是开展最严执法,抓区域环境质量“大提升”。针对臭氧浓度影响全县空气优良率情况,开展挥发性有机物排放企业专项执法检查行动。利用科技手段精准打击,对开发区等重点区域废气排放情况开展“走航监测”,锁定污染源和污染强度,引导执法人员精准执法,已立案2起;组织精干力量集中打击,分4个组对每个镇(街道)开展“地毯式”排查,魏塘街道检查企业64家,查处25家,干窑镇检查企业18家,查处6家,查封4家;联合相关部门共同打击,生态环境部门会同交通、公安交警等部门上路联合开展营运柴油货车尾气排放检测执法行动,9月12日在罗星街道白水塘路与亭桥路交叉口的检测执法中,拦截车辆26辆,检测22辆,对检测超标的柴油货车开具限期改正通知书14份。1-8月,全县空气质量臭氧浓度107μg/m3,同比下降3.6个百分点;PM2.5平均浓度35μg/m3,同比下降12.5%;空气优良率81.5%,同比提高3.3个百分点。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