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省生态环境厅发布《近三年全省生态环境行政处罚情况分析报告》,2020-2022年嘉兴市生态环境行政处罚案件(2954件)排名全省第二,其中固废案件、建设项目案件数量均排名全省第一;嘉善县行政处罚案件总数(733件)、秀洲区人均办案数(76.5件)均排名全省第一。 联合公安、交通等部门开展“绿剑”生态环境执法、危险废物及自动监控领域违法犯罪执法打击等12类专项行动,下大力气解决专项领域环境问题。以跨部门双随机检查为切入口,加强与公安等部门执法联动,对违反日常管理规定的行为,督促企业立行立改,对涉及违法犯罪的线索,坚决深挖严办。近三年,全市生态环境行政处罚款约2.71亿元;移送涉嫌污染环境犯罪案件67起,居全省第一;办理按日连续处罚案件2起,罚款432.4万元,金额列全省第一。嘉兴市生态环境局直属分局(原嘉兴市生态环境保护行政执法队,下同)连续三年被生态环境部等三部门评为“打击危险废物环境违法犯罪和重点排污单位自动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违法犯罪专项行动表现突出集体”。 每半月开展一次“我最拿手的一课”“我的案例我来讲”暨执法练兵夜学夜查活动,努力补齐业务短板;抽调执法骨干和委托第三方律所开展执法案卷全覆盖评查,有效提升案卷质量。坚持早动员、早部署、早准备,打牢练兵基础;以实战实用为导向,设置队列会操、无人机执法应用、VR现场模拟执法等科目,组织执法练兵技能比武,直属分局连续四年获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大练兵表现突出集体。嘉兴市在全省首个全域完成生态环境保护行政执法机构规范化建设示范单位创建,理顺局内部执法与监管职责分工,推动在编不在岗执法人员回归,全市在岗执法人员从规范化建设前的187人增加至228人,人员在岗率从68%提升至81.8%。 坚持“非现场”执法模式改革与科技执法手段创新双轮驱动,构建“数字化监管+科技装备辅助”全方位立体执法模式。在全省率先完成污染源自动监控领域立法,建成污染源自动监控站点943个(数量居全省第二),2285家企业完成产治污工况监控设施建设。搭建“数字化、智能化、远程化”智慧监管平台,建设完善桐乡“工况智控”和海宁“在线哨兵”两个环保e企管精细化应用场景。实施生态环境监督执法正面清单制度推进差异化执法监管严格执行正面清单准入标准,将141家环境信用好、守法状况好的企业纳入正面清单。2022年至今,共开展非现场检查554家次,实现精准执法、无事不扰。
|